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(記者黃玉玲)自6月以來,我國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,中央氣象臺頻頻發(fā)布高溫預警,網友們直呼熱度堪比“三伏天”。今天(11日)我國正式入伏,從常年來看,“三伏天”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期。今年的三伏有多長?會比前期更熱嗎?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黃威進行了解答。
全國最高氣溫預報圖(圖片來源:中央氣象臺)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北方高溫將從“干熱”轉向“濕熱”
據黃威介紹,“三伏天”氣溫狀況概述都是依據“常年情況”,這也意味著,每年要根據環(huán)流形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。
對于南方來說,從常年來看,三伏天開始時期往往與出梅日期“重疊”。此時,雨帶北移,讓江南等地落入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。而對北方而言,從常年來看,受益于雨帶北移至此,高溫的強度被降雨“拉低”一些,但是熱度會有所上升。
今年情況是怎樣的呢?黃威表示,首先南方預計未來10天,江南、江淮、華南等地多35℃以上高溫天氣,高溫日數(shù)一般有7至9天,且濕度較大,體感悶熱,其中,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等地的部分地區(qū)可達38℃至40℃。
從北方來看,11日,北方地區(qū)高溫范圍和強度將有所減??;12日受降水影響,此輪高溫過程基本結束;不過從14日起,北方地區(qū)高溫將再次發(fā)展。黃威分析,之所以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其中一個原因是與往年相比,近期華北等地降水相對弱一些,此外,在17日之后,華北等地部分時段濕度將較前期上升60%以上,這也意味著,屆時華北地區(qū)將從“干熱”轉向“濕熱”。
黃淮以及東北地區(qū)部分地區(qū)降雨將持續(xù)偏多
值得注意的是,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,是我國華北、東北地區(qū)降水最為集中的一段時期,按照雨季防汛標準,也可以將這個時間段延伸為7月中旬后半段至8月中旬后半段,大約一個月,也被稱為“七下八上”?!捌呦掳松稀逼陂g,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及東北地區(qū)降水天氣明顯增多,容易出現(xiàn)洪澇及次生災害,如城市內澇、山洪、山體滑坡、泥石流等。
今年“七下八上”情況如何?黃威表示,隨著7月副熱帶高壓北跳,雨帶離開江南等地之后,近十天雨帶便大致維持在四川盆地至江漢、黃淮一帶。同時,受東北冷渦影響,東北地區(qū)也多降雨過程。
展望未來十天,這一降雨帶位置調整不大,只是范圍和強度有所減小。從降雨量級上來看,7月1日至10日,雨區(qū)有100至200毫米降雨,個別區(qū)域達300毫米;7月11日至20日,雨區(qū)將降雨80至150毫米,局地200毫米以上。
從上述情況來看,未來十天,黃淮以及東北地區(qū)部分地區(qū)降雨持續(xù)偏多。但對于華北地區(qū),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。
記者了解,氣象部門將關注11日至14日四川盆地至黃淮、華北、東北地區(qū)較強降雨過程,上述地區(qū)也伴有雷暴大風、冰雹等強對流天氣,四川盆地西部和山東南部局地累計降雨量可能突破歷史同期極值。
(來源:央廣網)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極目新聞”客戶端,未經授權請勿轉載,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一經采納即付報酬。
標簽:
要文